红窑镇: 托起百姓“安居梦” 按下农房改善“快进键”

2020-02-28

“马上要搬新家了,老宅子得顺便拍张照片留个念!”3月1日下午,收拾完旧宅准备搬迁的红窑镇大金圩村村民华士举分外激动。这几天,村干部通知他抓紧清理旧宅,华士举直奔老家,忙得不亦乐乎。老华说,马上新家旧家照片放一起,让儿女子孙都看看,农房改善终于圆了一家人的“安居梦”。

改善苏北农民住房条件,是江苏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关于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部署中重点强调的三件事之一。近期以来,红窑镇坚持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两手抓两手硬,积极响应群众“住有优居”的迫切需求,将全部搬迁户划分为12个小组,全面加快农房改善项目进度。

3月1日上午,在朱圩村一户拆迁作业现场,该片区负责人薛奎华早早来到现场督导,并与村组干部一道,防止出现群众围观聚集现象。为保障搬迁工作安全开展,当地还要求工作人员务必佩戴口罩上岗,挖掘机等作业设备必须事先进行清洗、消杀。镇村干部当好“现场宣讲员”,及时劝散围观群众并提醒搬迁农户务必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进行物品消毒等。

近两年,红窑镇积极抢抓新一轮政策机遇,提前谋划、主动对接、高位推动,精心选择镇区、夏楼村等两处优质资源集聚地来发力破题,积累了不少经验。围绕“产居联动”目标,当地突出新型社区建设传统建筑现代化、现代建筑本土化和居住条件人性化,以充分展现田园村居的特色、活力。“我们对农家乐、茶室、手工作坊等小型服务设施予以保留,这样不仅可以方便居民生活,更能激发乡村旅游内生功能,有纯正乡味才能留住浓郁乡愁。”该镇党委书记吉海说。

不仅如此,当地十分注重新建社区的基础配套建设和环境整治工作:通过疏浚河道,改善村庄水环境、平衡水生态;加快户厕改造进度,推动“厕所革命”;建设无动力污水处理设施,有效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对房屋墙面进行出新,彩绘“新农村新乡风”;拆除废弃建筑物,大面积更新树种等等,致力让“新居”变“优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