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23
今年45岁的朱成喜出生于涟水县陈师镇朱楼村的一个贫困家庭,只有初中文化的他打过工、种过田,可就是这样一个过惯了苦日子的农民,却在务工归乡后的几年间摸爬滚打、省吃俭用,为家乡贫困学生送去了近17万元助学金。
朱成喜第一次萌生资助贫困学生的想法是在2010年,那时他还在外地打工。某次他偶然在电视上看到有关呼吁帮助贫穷孩子们的公益广告,屏幕上一双双渴望幸福与知识的眼睛让朱成喜不由想起自己同样困苦的童年,百感交集的他暗下决心要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帮助家乡的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圆他们一个上大学的梦想。
2013年,朱成喜已经结束外出打工的生活,回到家乡陈师镇,他把这些年来一直琢磨着出资帮助贫困学生的想法告诉自己的妻子高小兰,起初并没有得到她的同意。原来,当时朱成喜家的生活境况并不宽裕,一套住房都买不起,全靠夫妻两人起早贪黑地干活才能勉强撑起这个家,这样的条件又怎么有能力去帮助别人呢?不过高小兰也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她听到朱成喜提及自身困苦的童年经历与坚持要扶助贫穷学生的决心后,便默默地认可了丈夫充满爱心的想法。于是,那年朱成喜通过亲戚与涟水红日中学的老师进行了沟通,从初中年级的几个班里找到6个贫困学生,第一次便给了他们2万元助学金。这笔钱对当时的朱成喜家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他回忆起这段艰难的时光,苦笑着说真的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好在朱成喜是个十分能干的人,他后来不仅在厂里找到工作,同时还和朋友合伙承包200多亩土地用来搞各种各样的蔬菜种植,他就这样一边打工一边种地,每年净收入达到了十多万元,用辛勤的汗水换来了日渐红火的生活。
然而,朱成喜刚刚尝到稳定生活的甜头,心里便又想起了那群家境贫困的穷学生们。于是手头稍才宽裕的朱成喜又找上了涟水红日中学的老师,从初二年级部联系到4个家庭非常困难的孩子,这次他决定有始有终地资助这几位学生直到他们踏入社会。朱成喜分别为4个孩子办了银行卡,每月分别往他们卡里打上500元,新春佳节期间还会多打两三百。除了给予物质上的帮助,朱成喜还会时常到学校里对这些学生嘘寒问暖,关心他们学习成绩上点点滴滴的进步,5年以来,这位好人叔叔善良淳朴的笑容一直萦绕在孩子们的梦里心头。直到高考前夕,朱成喜想到自己的孩子参加考试期间支出了不少费用,便怀揣1.6万元钱来到学校,送到4个孩子手里让他们安心考试。如今,这4个学生中有3人考上了本科院校,以几分差距与理想失之交臂的孩子也决心复读一年,朱成喜表示将会继续支持他。
圆了大学梦的左昌迎出生于梁岔镇的一个单亲家庭,今年刚满20岁的她对记者说:“我以后一定要做个像朱叔叔那样的人,去帮助更多贫困的学生。”这个小姑娘的话很快就付诸了行动。朱成喜在他苦心经营的陈师百菜生态园里开设了一个辅导班,为附近村里四年级到初三的孩子免费辅导,负责辅导的老师正是像左昌迎这样受到朱成喜资助的几位学生。坐在辅导班摆放整齐的课桌旁,朱成喜道出了心中的计划,他希望在自己50岁之前能够拿出100万元来资助家乡贫困学生,他说:“我一个人能为孩子们做的还是太少了,希望有更多的人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来帮助家乡的贫困学生。”